假日小散策‧埔里 桃米紙教堂 (Paper Dome)

DSCF7202_從遠處乍看,有幾分安藤忠雄的建築風格.jpg

確定了這週末要去探訪一下位在埔里桃米的那間紙教堂,出發的前幾天在網路上查好了路線,然後等待星期六的來臨。幸好這個星期六不像上周在新社那樣,雲又下雨的,十足的好天氣,不仔細看氣象報告的話,還以為秋老虎玩得樂不思蜀,又回頭來發威一下。天空一早就因為空氣混濁的關係而顯的灰濛濛一片,從中投公路到埔里之後,天空才好不容易看到一整片清爽的藍。

順著查來的路線進入了桃米的溼地區,一旁有斗大的導覽地圖顯示現在地,卻不見導覽地圖上有「田份仔溼地」這樣的地方。於是先進了桃米橋再說,大不了就是問當地人應該都知道這座教堂要怎麼到達吧。(在過桃米橋之前,路上有一塊板子寫著指教堂的方向,但我們會錯意上面的距離了,因此有點走過頭……)過了桃米橋,從桃源國小旁的河道看到教堂就在另外一邊,只是不知道通往教堂的路在哪一邊。就先下車,走進校園看看,是否會有便道通往紙教堂。停車下去探路的結果,當然是撲了空。剛好又看到教堂那一側有台小卡車進出,表示剛剛在國小前的那條路,應該可以接到小卡車的那條路才對。



 DSCF7211_周圍的圓柱和椅子都是紙管製成的.jpg
桃米的紙教堂源自於日本神戶的鷹取紙教堂。1995年發生的阪神大地震時,由一位住在東京的建築師為了讓在災區裡失去教堂的居民能夠有集會場所而蓋,紙教堂完成之後,災民不再需要在斷垣殘壁中舉行彌撒,教會的志工也可以有一個理想的工作空間幫忙受災的災民。10年之後,災區已經因為重建而有了新的風貌,紙教堂也完成它應有的任務,在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的安排下,象徵著重生再起的應取紙教堂就這麼漂洋過海來到埔里桃米生態村,原來的58根紙管在新的土地傳承這份精神,選擇在921這天正式啟用。

DSCF7215_紙管柱與天花板.jpg

DSCF7218_天花板.jpg



DSCF7235_椅子的紙管厚度達3公分多,根據當地解說人員告訴我們,椅子最高可以承受40個人(2噸)的重量。不過現場的椅子一段只容得下6~7人.jpg

當親眼看到紙教堂時,直在心裡驚呼,它真的不大。抵達的時候碰巧遇到教堂內有當地解說員說著紙教堂由來,一群大概是教會成員組成的團體迅速在裡面就坐,不一會就滿座了,室內紙椅的空間大約可以容納80人。要好好地拍紙教堂變得不大容易,或許也是因為網路和媒體的報導變多了,等教堂內的人聽完解說走散之後才能放心地按下快門,只是中間隔沒幾分鐘,陸陸續續又有遊客進出,為了想要拍出教堂裡寧靜和諧的感覺,只好等了又等,或者是先去拍拍別種角度。

DSCF7238_紙管椅.jpg

天氣有點冷,紫外線指數可是異常高,溫度因為太陽的照射出奇的熱,但鏡頭下的紙教堂卻很柔和很溫暖,眼睛所見與透過鏡頭看著的紙教堂又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一旁的水塘裡映照出來的倒影,和姬路文學館有那麼幾分神似,好像在提示我快點實現那幾個計劃一樣地打暗號。

本日相簿在2008.11.15│埔里‧桃米紙教堂│


(原寫於2008.11.17)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