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熊野京阪還願小旅行-4  走進雪化粧的南禪寺



似乎一提到南禪寺,自然而然會想到深秋裡那紅葉片片的景象,以及……伴隨著滿滿的賞楓人海。

有過一次追楓經驗之後,便私心覺得即使眼前看到的不是當季盛況也無所謂,冬季避開人潮,溫度(對我而言)、空氣乾淨又舒服,換來更好的旅行品質才是無價。

因此,便以這樣的心情前往南禪寺
拜這幾天的冷氣團所賜,昨日在天橋立遇上大雪,京都市內雖然雪勢沒那麼誇張,但一出門看到住宅區外的灌木或屋簷上,都積了約2~3公分的雪,倒覺得很新鮮!


明治維新之前的京都,運輸方式以水運為主,徒步經過南禪寺前的是蹴上傾斜鐵道。這條舊鐵道以前主要負責運送京都至大津之間來往的船隻。

1885年開始動工的琵琶湖疏水工程,將隔壁滋賀縣琵琶湖的湖水引進京都,做為市區內發電、灌概和工業用途的重要建設,但隨著交通運輸邁向電氣化,蹴上鐵道在1948年走入歷史,現在已經不再有任何運輸功能,卻搖身一變成為京都市內著名的賞櫻名所之一。

舊鐵道兩側的河水應該就是引進來的湖水。

離入口最近的三門,是重要文化財之一。在歌舞伎的「樓門五三桐」其中一段劇情便描寫生於安土桃山時代,劫富濟貧的大盜石川五右衛門,有一日來到南禪寺,從正面這座氣勢莊嚴的三門看見盛開的櫻花,說著:「絶景かな、絶景かな……」,讚嘆目光所及的美景。








(不過後來經過考證,南禪寺三門是在五右衛門死後30年才開始蓋的,若是他有幸看到後來的這一座門,或許地高興到跳起來也說不定吧!)

一會兒,微光探出,把充滿歷史感的三門照得發亮,曬曬冬天的陽光,愉悅感也倍增。

法堂






存在於南禪寺境內的水道橋,成為裡面最突兀的存在。不少連續劇甚至來這兒取材拍攝。不過在當時進行引水工程時,修築這座水道橋卻遭到強烈抨擊。

不少人認為一座充滿歐式風格的紅磚橋蓋在寺院裡,不但破壞古都的風景,更是對神明大不敬。但沒想到100多年過後的今天,寺內的楓紅和水道橋竟也成為南禪寺內特殊的風景。








充滿好奇心地登上水道橋,對京都近代化有巨大影響的琵琶湖水,直到現在,仍然不停地流動著,不止是民生、工業用水、防火用水(木造建築太多了!),京都市內有幾處景點的庭園也引進湖水,像是平安神宮神苑、圓山公園、無鄰庵……等等。





南禪寺裡還有許多別院,有些是以前僧侶因修行居住的目的而修建的祠堂,這座是高德庵。






方丈內的枯山水庭園,是安土桃山時代的近江小室藩第一代藩主小堀遠州設計,是充滿江戶時代初期特色的庭園。






小方丈庭園,別名「如心庭」,石頭放置的位置是根據「心」字的筆劃做配置。




六道庭。位置在如心庭的對面,表現的是來自佛教中六道輪迴的世界觀。領悟不出也無所謂,沒必要真的去追根究柢,賞庭園看青苔就足以讓我們兩貓得到療癒。


[連結]
南禪寺 (3月~11月:8:40~17:00,12月~2月:8:40~16:3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