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本州橫斷 DAY 11-2 兵庫‧久違了,姬路文學館

DSCF6465.jpg
接近中午,雖然有暖呼呼的太陽照著,但突然刮起的冷風依舊讓我們兩貓直打哆嗦。帶了麵包就打算出來當午餐,在好古園對面的停車場休息區室的飲料機買罐熱咖啡,順便也在室內空間取暖一下。
離這裡大約10至15分鐘的腳程,有著曾經在2007年首次接觸的安藤忠雄建築,姬路文學館。自認為好記的方向是:從好古園門口出來往右一直走,過了小小的市之橋(橋邊走進去是千姬小徑),看見公車站牌後的第一個巷子右轉進入寧靜的住宅區,一直走到底,然後就會看見盡頭那獨樹一格的清水混凝土建築,就是了。

DSCF6491.jpg

DSCF6489.jpg
話又說回來,對於市之橋的「千姬小徑」一直都耿耿於懷。上次忘了順道而行,而這次也是事後才想起來沒走,實在有點扼腕。2007年造訪的姬路文學館,其實是無心插柳,只是單純覺得路程近,就順便一起去看看,當時並不知道寫小說《龍馬來了》的作者,其實就是鼎鼎大名的司馬遼太郎先生,在這座文學館南館1樓有他的紀念室,2樓則是直到天花板,非常壯觀而漂亮的書牆構成的圖書室,收藏了在播磨(姬路一帶的古地名)自古出生的文人們,其著作及相關文獻或辭典。
DSCF6442.jpg

DSCF6486.jpg

DSCF6439.jpg

DSCF6447.jpg

DSCF6451.jpg

除非有某些令我心動的因素,比如說喜歡的畫家、喜歡的作品、從小大到一直被影響的某種設計風格,甚至是喜歡的建築風格,否則基本上是很少進入展覽館內消費。

當時只想純粹欣賞清水混凝土那單純簡樸的美感。運用水、光線、大面積的玻璃窗,就是最明確的安藤風建築。好奇地伸手去感受混凝土牆面的感覺,竟然會有一股暖流從手中竄出,一度還以為只是激動欣賞之下的錯覺,但又不太一樣。大概就是從那時候開始被感動了,以一個門外漢的身份漸漸喜歡安藤忠雄的建築空間。

DSCF6468.jpg

DSCF6469.jpg
幾乎不放過每一個漂亮的畫面,就像那時第一次來一樣,也拍到07年種植在一樣位置的樹。此時葉子早已掉光了,不過當時秋意濃烈的影像,這時又浮在眼前。有種和老友久別重逢的感覺。DSCF6452.jpg

07年秋天,同一個景,同一棵樹。
2007_11300306.JPG

文學館內另一個印象更深刻的地方,是連接南館和北館的坡道。可以說它具有無障礙空間的功能,也可以是跨越水池階梯的橋,從北館往南館的方向看,簡潔的建築線條和周圍的風景倒映在水面,天氣更加晴朗時,染上青空的顏色更令人著迷。
DSCF6481.jpg

從文學館可以看見姬路城。
DSCF6483.jpg

DSCF6477.jpg

DSCF6482.jpg

DSCF6462.jpg

DSCF6465.jpg
DSCF6453.jpg

DSCF6454.jpg

在南館大廳買了有複印建築草圖的紀念明信片,蓋上專屬的印章,加深對這裡的印象。被包圍在寧靜的小社區裡,小小的姬路文學館在台灣雖然還不是說出來有人立即就點頭說「我知道」的作品,也不若教堂系列或夢舞台般有響亮名聲,但確確實實在旅行日子中,我認識安藤忠雄的一個重要開始。
回程去車站,雖然沒冷到走不動,不過想節省體力,索性不走了,就坐公車吧!看了一下時刻表,班次很多。‧姬路文學館:http://www.city.himeji.lg.jp//bungaku/index.html
(DAY 11-3‧待續)

今天的繪圖筆記:(待補)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