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西日本&九州鐵道旅-25 熊本城,難攻不落的名城
說到代表熊本縣的象徵物,除了近幾年人氣爆紅的熊本熊(くまもん,有時也直接尊稱牠「部長」)、阿蘇火山,再來就一定會是熊本城。
熊本城,因城內大量種植銀杏以便儲存糧食,所以又別名銀杏城。原址本來是存在於室町時代的隈本城,入主肥後國(熊本縣的古地名)的加藤清正在1591年積極投入建設,花了15年的時間築成現在看到的規模,完工的隔年就將隈本城改名為熊本城。
擅長建造石垣的加藤清正,將城樓下方的石垣基座,由起初平緩坡度到上半部逐漸形成幾乎90度的垂直面,更不容易攀爬,因此這種斜面的石垣就被稱為「武者返し」,意圖讓敵軍無功而返,就算是一身輕功的忍者也會搖頭放棄,所以熊本城又有日本第一難攻不落之城的美稱。如此防守嚴密的建築格局,也多半集中在南側,完全是以南邊的鄰居─薩摩藩為假想敵的構想,可見當時這兩個藩關係不是很好。
和以前登城過的日本城郭相比,熊本城的石垣規模確實大了許多,雖然上方的櫓(望樓)有許多因為昔日地震毀損、戰爭或是木材腐朽而拆除,但那銅牆鐵壁般的氣勢仍讓人看了更呼讚嘆。
現存的天守是昭和35年(1960年)修復完工。大小兩座天守有通道互相連接,就連入口亦十分特別,就設在御殿下方的石垣裡。
本丸御殿大廣間─昭君之間。房間的牆壁彩繪了中國漢代的昭君出塞圖,天花板則精細描繪出四季的花朵。
御殿地板下方還有另一條寬敞的暗道,這也是日本城郭中稀有的構造,兼具穩固基座又有防禦的功能,也只有熊本城的規模可以做到如此地步。
位於西側,唯一僅存的宇土櫓,又有第三天守之稱。
發現部長的腳印??
午餐在熊本站裡,吃らん蘭的太平燕(たいぴんえん)。
據說是源自自中國福建的傳統料理,有點像是加料版的餛飩湯。明治時代來日的華橋便將這道菜改良,並以冬粉代替餛飩,並加入大量蔬菜。像極了冬粉版的什錦湯麵,湯頭充滿蔬菜香甜,熱量也比拉麵低許多,讓臭bi事後一直念念不忘。
(後記)
可惜的是隔年4月14日,熊本發生多起規模超過6級,最大震度7級的強震,造成多處石垣及城牆崩塌、屋瓦掉落,進入天守的出入口也被崩塌的石塊堆積,毀損相當嚴重,預計要花20年時間才能完全修復。
[連結]
‧熊本城
2019年資訊:熊本城境內目前除了二之丸廣場、加藤神社開放參觀之外,其餘區域因進行修復工程而封閉。或是可以到對面的熊本市役所14樓展望樓層觀看熊本城天守。
入場時間:
週一~週五 08:00~22:00(18:00後只能搭南側電梯)
週六日、假日09:00~22:00(全天只能搭南側電梯)
12/29~1/3新年期間不開放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