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畿山陽九州小旅行 DAY 8-3 大阪‧北浜的懷舊建築散步
「好難選,午後繼續在京都待著嗎?還是要回大阪?」
「不是說要去坐坐阪堺電車沿線逛?」「對了,出發前查到某個網頁介紹一個地方──北浜,很多漂亮的洋式老建築,我只記得大概要從地鐵御堂筋線過去……,可能要到那邊再去找地圖……。」
「兩個地方位置不一樣耶,時間也不夠,只能阪堺電車和北浜選一個囉?」那麼……「北浜!」從詩仙堂回飯店取行李的路上,兩貓的投票結果,一致傾向這個只聽過名字,卻沒看過真面目的地方。
大阪和京都也不過是鄰居而已,怎知跨了一個縣,天氣的反差可以這麼大!上午在京都明明是晴空萬里,而現在身處的大阪好像再一會兒就要飄雨呢!回到大阪以最快的速度到飯店放好行李以後,走到地鐵買票也約莫是下午快3點。雖然臭bi手邊的筆記本抄了幾座大正時期的建築物名字,但沒有地圖的話也完全弄不清東南西北。於是在走出地面以前,只好去站長室問看看有沒有地圖。站長室裡的人都好熱心,也幫我們兩貓想去的幾棟建築物在地圖上做記號。大阪的道路命名很有規矩,南北向的道路稱為「筋」,東西向的則稱為「通」,從地鐵站北浜走出地上的這條馬路,是堺筋。北浜這名字原本是指船場(也是地名)北邊的河岸,早在18世紀時,就是大阪重要的金融中心,現在以附近的大阪證券交易所為中心,四週的銀行多不勝數,成了大阪重要的一條「金融街道」。在北浜一帶的高樓大廈林立的路上尋找舊時期建築,似乎也是件滿容易的事,不過大部份集中在北浜站與中之島附近。仔細觀看地圖上的記號,標示著「名所、旧跡」地方還真不少,時間充足的話,是可以待個半天以上,邊走邊對照地圖,感受一百多年前,正在吸取西方文明的大阪的氣息。離北浜站出口最近的旧小西家住宅,是國家重要文化財,現在的建築是於明治36年(1903年)起,花費三年完工的建築。
2004年登錄為有形文化財的證明。
晚餐地點仍舊是神座拉麵,在往另一個地鐵站移動的同時,也順便往中之島的方向走去,意外還看到在日劇〈仁醫〉當中,江戶名醫‧緒方洪庵在大阪開設的「適塾」和住所,但此時約是傍晚近五點,早已過了參觀時間,否則應該也可以小朝聖一下。
看起來應該是戲迷的一對父女檔,站在解說木牌前看得頗入迷。
*今天的繪圖筆記:待補
留言
張貼留言